“这次还好有惊无险
(资料图)
出院后我一定带头宣传
免得大家跟我一样到ICU里走一遭”
张女士怎么都没想到
一盆海螺让她遭了不少罪……
1
两捧海螺险些没命
张女士今年51岁,从事海边养殖行业,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。前不久,张女士从自家海塘中捞起大量海螺煮着吃了。
“我之前也吃过几颗,没出什么事儿,所以这次就多捞了些……”张女士回忆道。因海螺味道鲜美,两大捧海螺,一会儿就被她一个人吃完了。没想到,吃完1小时后,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,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。
家里人见状,急忙将她送到医院。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,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。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急诊洗胃操作,以减少毒素吸收。
在洗胃过程中,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,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。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,经过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,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。
2
什么海螺如此危险
01
致命海螺的真面目
在ICU治疗期间,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照片,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“织纹螺”。
织纹螺,又叫割香螺、海丝螺或白螺,目前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,已有多起因售卖割香螺被判刑案例。但由于其味道鲜美,仍有不少市民铤而走险。
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,是麻痹性贝类毒素,类似于河豚鱼毒素。加热、盐腌、暴晒等加工方式,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,一颗小小的割香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。
张女士家属提供的海螺照片
02
织纹螺到底有多毒
据了解,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沿海地区,螺身细长,形似圆锥体,尾部较尖且细长,大小如“指甲盖”一般,整体长1厘米左右、宽0.5厘米左右,螺肉呈淡黄色。
如果误食织纹螺后发生中毒,早期的表征是舌头、口唇以及指尖发麻、眼睑下垂,接下来很快会出现恶心呕吐、胃部不适、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更严重者会出现言语不清、瘫痪、声嘶、呼吸困难、神志不清、窒息甚至死亡(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)等情况。
织纹螺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,最长为4个小时。对于织纹螺中毒问题,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解毒药物。一旦误食,出现中毒症状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,最好能带上“肇事螺”,以便医生尽快确认致病毒素。
03
广东多地发布安全提醒
2022年4月28日,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,其中提到“不食用野蘑菇、鲜黄花菜、河豚鱼、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”。
随后,佛山、韶关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食品安全消费提醒,其中提到“不食用野蘑菇、鲜黄花菜、河豚鱼、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”。
此外,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也在近日发布提醒,学校食堂要禁用织纹螺等食品。
每年端午前后,正是织纹螺生长成熟、毒素最丰富的时候。科博士叮嘱大家,一定要提高警惕、避免误食!
3
广东海螺哪些好味
对爱吃的广东人来说,夜市上的推杯换盏,大排档的鼎沸人声,滋滋的嘬螺声响,都是对美味的记忆。
比起有毒的织纹螺,夏天的广东还有许多海洋美味……
01
佛手螺
图片来源: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
图片来源: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
02
花螺
图片来源: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
图片来源: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
03
响螺
04
锥螺
这种来自大海的“小零食”
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美食体验
但即使是可食用的螺类
也可能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
只有完全煮熟之后才可放心食用
科博士提醒大家
牢记以下箴言:
无毒螺也要彻底熟食!
无毒螺也要彻底熟食!
无毒螺也要彻底熟食!
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
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
赶紧关注我吧
来源:广东共青团、广东卫生在线、《风味人间》纪录片
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,非商业用途,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中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